“现在国家惠民政策真是好!不仅‘两癌’筛查免费,还能在家门口享受服务!”新干县神政桥乡桥头村村民徐层花谈及“两癌”免费筛查项目连连称赞。这项惠及全县13个乡镇妇女的健康工程,正是新干县人大代表票决制确定的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。自2024年探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以来,新干县以“群众提议、代表票决、政府实施、人大监督”的闭环机制,累计推动23项民生工程落地,群众满意率达100%,绘就一幅“民生温度”与“民主实践”交相辉映的亮丽画卷。
听“民声”定“民生”:民意直通决策桌
“民生实事办哪些,群众最有发言权!”新干县人大代表陈爱云在走访城东大道时发现,中医院和行政服务中心等路段因货车通行频繁,日均拥堵时长超2小时,安全隐患突出。通过200余份问卷调查和30余场座谈会,这一“堵心路”问题被纳入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库。
新干县创新构建人大、政府“双向渠道”民意征集机制:政府通过政务平台、热线电话广纳民情,人大依托13个乡镇代表联络站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、社区企业倾听民意。2024年累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152条,涵盖交通、医疗、教育等8大领域,形成“带着泥土味”的候选项目库。
2025年项目筛选中,“一老一小”成为高频词。“我们在‘民情茶话会’上听到许多老人反映养老床位紧张,年轻父母则呼吁增加托育机构。”新干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张桂香介绍,这些诉求最终推动“幸福院”建设、普惠托育服务等12个项目入选2025年票决清单,其中肺癌筛查、心理健康干预等“冷门”领域首次进入民生实事清单。
民主票决:“关键小事”承载“民生大计”
2024年2月21日,新干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现场,198名人大代表对13件候选项目进行差额票决。经过三轮论证、两次听证,最终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中,既有投资上亿元的S312赣江大桥改造工程,也有预算几十万元的校园防溺水项目。“民生工程不论大小,只看群众是否需要。”分管副县长吴巍表示,票决制让“群众点单”直通“政府菜单”,2024年实施的10件民生实事项目平均惠及8.7万人,最小的“反光标识工程”也为12万电动车车主筑牢安全屏障。
这种“由民做主”的实践在2025年持续深化。新公布的2025年十件县级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中,食品安全守护、农村供水保障等“关键小事”与国省道升级改造等“发展大事”并重,人大代表、群众普遍评价:“新干的票决制真正实现了‘群众盼的’与‘政府干的’同频共振。”
全程监督:把“民生清单”变成“幸福账单”
仲夏时节,S312赣江大桥施工现场,由人大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正在测量桥梁合龙精度。“误差必须控制在5毫米内!”监督组组长的话让施工方倍感压力。这样的“硬核”监督已成常态——新干县人大常委会领导领衔,常委会委员、人大代表参与,成立6个专项监督小组,采取“四不两直”方式开展监督,发现问题直接列入督办清单。同时,开展每月专项调研、季度专题督查、半年听取报告、年终满意度测评。在日常调研督查中,“平安校园”项目因3所小学防坠网未达标被要求限期整改。在2024年底的满意度测评中,“一老一小”幸福院建设则以提前3个月投用的成绩获100%的满意率。
监督压力催生落实动力,过去办民生工程政府“唱独角戏”变为现在群众、代表、部门“大合唱”。截至2024年底,10件民生实事项目都取得较好成效:为6个公共停车场加装120KW快充21台、7KW慢充15台,有效缓解了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;线上线下招聘会促成3500人就业,帮扶企业招工完成率达132%;13个乡镇“一老一小”幸福院内,老人享受医养结合服务,儿童在新建幼儿园嬉戏……
制度创新:让“民生温度”升华为“幸福刻度”
在S216蜜蜂街至潭丘公路改建工程项目现场,工程机械忙碌不停。这个6年未全面开工建设的项目,从票决到施工,仅在2024年4个月时间内,就超额完成6200万元的计划任务,创造了民生工程的“新干速度”。速度背后是制度创新的支撑——县里建立“三办机制”:人大交办明确任务书、政府领办制定路线图、部门承办列出时间表,对跨部门项目实行“专班推进”。
数据见证蝶变:2024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稳定在80%以上,带动社会投资2.3亿元;通过“民生+产业”模式,本地企业参与项目建设,新增就业岗位2300个;第三方评估显示,群众对政府满意度提升9.6个百分点。“票决制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,每一张表决票都承载沉甸甸的民意。”新干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小健表示。
站在新起点,新干县正谋划更宏大的民生图景。2025年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中,国省道改造工程与“心理健康云平台”建设同步推进,彰显着传统基建与数字民生的交融。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:“以人民之心为心,新干正用‘民主之笔’书写更有质感的幸福答卷。”
编辑:杨永林
初审:张桂香
复审:宋和逸
终审:吴玉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