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提意见心里没底,现在当面交流,既消除了我们的疑虑,也能给群众交代。”县人大代表曾昱在参加新干县“代表·局长面对面”活动后感慨道。县民政局负责人同样表示:“零距离交流让我们更清楚代表初衷,能更好回应社会关切。”
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,切实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,新干县人大常委会今年创新推出代表建议办理“代表·局长面对面”活动。该活动紧扣建议“提交”与“办理”核心环节,精准搭建起一座为民履职的“连心桥”。
精准定时,搭建沟通平台。 提升代表满意率是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建议督办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。县人大常委会制定专门方案,明确在建议交办后半个月(3月)、办理三个月后(6月)及基本完成时(10月)分三期开展活动,通过代表与部门负责人直接对话,提升办理落实率和满意率,实现“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”。
深度碰撞,问出实效承诺。3月交办会后,首场“面对面”活动迅速聚焦“办前沟通”。在民政局会场,7个部门负责人接受代表“问政”。县人大代表聂小华直指神政桥乡通信信号弱的问题,县工信局局长戈莎当场回应基站优化与新建计划。代表沈翠兰追问公交盲区与监督机制,交通运输局负责人承诺优化线路并开通小程序互动板块。代表问得细、问得深,部门负责人答得实、答得清,两小时内,7大类民生建议完成“会诊”,部门回应均附“具体措施+明确时限”。
下沉一线,难题现场会审。6月,针对118件建议办理进展与梗阻,新干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“进站”,将活动下沉至乡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,变“坐等”为主动“出击”。通过实地察看与座谈结合,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联合县政府办梳理难点,筛选群众反映强烈、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,组织县人大、承办单位、代表及乡镇人大主席团“四方会审”。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小健在三湖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现场协调该镇11件建议办理难题,示范推动问题解决。
活动启动以来,新干县人大常委会已举办“代表·局长面对面”活动10场,组织市、县、乡三级代表70余人次、局长29人次参与,成功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6个。下一步,县人大常委会将聚焦发挥代表主体作用,常态化推进该活动,强化成果转化与“回头看”跟踪监督,确保代表建议“件件有着落,事事有回音”,最终实现代表真心满意、群众真正受益。
编辑:杨永林
初审:张桂香
复审:宋和逸
终审:吴玉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