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干县城上乡大坑村,村民们常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穿梭于田间地头、农家院落。他就是大坑村党支部书记、县人大代表李兵。自担任县人大代表以来,李兵始终牢记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庄严承诺,倾听群众心声,深挖红色资源,推动乡村发展,让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倾听民声聚民智,群众冷暖挂心间。“代表不代言,如同树无根”,这是李兵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脚上沾泥土, 心中装群众。为了真实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,李兵经常深入基层一线,走进田间地头、农户家中、企业车间,与选民面对面交流沟通。他每年都制定详细的调研计划,围绕民生保障、基础设施、生态环境、经济发展等热点难点问题,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活动。在调研过程中,他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,详细记录每一个问题,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。近年来,他累计走访选民400余人次,收集各类意见建议60余条,为提出高质量代表建议积累了丰富的素材。
红色基因铸村魂,革命精神永流传。大坑村是一片浸染着革命先烈鲜血的红色土地,但由于缺乏系统挖掘整理,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长期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。李兵意识到,红色文化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,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源泉。他带领村“两委”班子遍访村中老人,查阅档案资料,收集整理出大坑村在革命时期的感人故事,并依托美丽乡村建设,高标准建成李继开将军纪念馆,填补了我县开国少将无实体参观点的空白,并打造成为我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。
宜居宜业惠民生,乡村振兴谱新篇。乡村要振兴,宜居宜业是关键。李兵深知,要让村庄留得住人,得从改善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做起。为解决大坑村常年污水乱排、道路破损、缺少休闲场所问题,李兵结合村情实际,广泛听取群众意见,积极向县乡人大建议,在他的推动下,争取660多万元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终端,近800户农户从中受益,告别了污水乱排的历史。推进了村庄道路“白改黑”工程,累计升级改造巷道近5400平方米,让村民从此走上“安心路”“放心路”。进一步改造健身广场,设立篮球场、红军广场、健身器材,为村民提供更好的休闲健身场所,持续提升村民幸福指数。
要让村民的腰包真正鼓起来,必须发展可持续的富民产业。甘薯种植是大坑村一项特色产业,但是知名度一直不高。为提高知名度,李兵鼓励种植户李某某将种植面积扩大到600余亩,成功创建国家级甘薯示范种植基地,并入驻城上乡山水绿色农产品服务中心,依托网红直播带货,有效提高了大坑甘薯知名度。
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作为一名县人大代表,李兵一如既往地履职尽责,用实干与担当书写着新时代基层人大代表的风采。
编辑:杨健武
初审:裴绍英
复审:杨永林
终审:张桂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