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做好促进乡村振兴工作,赋能乡镇高质量发展,大洋洲镇人大始终坚持发挥新时代人大力量,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,多措并举打好“组合拳”,助推乡村振兴跑出“加速度”,迈上新台阶。
聚焦群众锚点,筑牢民生基础
大洋洲镇人大坚持发展“枫桥经验”,阵地前移,工作下沉。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,代表积极接待选民,确保活动常有,代表常在;在人流量较大的农贸市场门口设立“民情赶集工作室”,每个赶集日安排代表值守;按村小组分区分组,镇村组三级联建,人大代表“进百网联万户”;设立“农民贴心人”工作室,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农民贴心人。四措并行,以脚步丈量民情,当好社情民意的“收集者”,帮助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,做到件件有落实,事事有回音。
聚焦产业亮点,提供发展动力
大洋洲镇人大持续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渠道,立足大洋洲镇资源禀赋,盘活农村资源资产,镇人大代表各尽其能,通过示范引领,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,助农增收致富,帮助全镇筑牢产业基础。程家村新发展200亩中药材化红(赣红)基地,并结合结合本地商州枳壳、车前草等中草药种植及加工厂,今年新建中草药保鲜冷库1个,提升产业发展链;谭家坊村引进菌菇种植基地,并建立烘干厂,申报了“谭大哥”品牌,入选了盒马鲜生、黑珍珠餐厅供货商名单,吸纳周边群众就业,壮大村集体经济。
聚焦治理基点,提升监督实效
大洋洲镇人大坚持把监督选题聚焦在法定范围,确保“监”到点子上、“督”到关键处,紧扣镇党委各项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,把关系发展大局的重要问题和专项工作列为监督内容,确保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,人大监督就跟进到哪里。今年以来,大洋洲镇人大围绕全镇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查6次,并全面分析各项工作难点,探索创新出了人居环境“巷长制”、创文明城市“四定”整治责任制等有特色、有成效的工作方式。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的优势和人民法庭“一村一法官”工作机制深度融合,组织人大代表全过程监督矛盾纠纷调解,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良好效果。实现了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,矛盾不上交”,有效保障了全镇社会和谐稳定。
供稿:大洋州镇 舒伟哲
2024年8月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