县人民政府:
2016年12月26日召开的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,听取和审议了县教体局局长袁兴俊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《遂川县职业教育工作情况汇报》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》第十四条规定,提出以下审议意见。
会议认为:县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,不断加大投入,整合教育资源,千方百计促进我县职业教育发展壮大,积极引进民资建设职业教育中心,并在政策、资金、用地、师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。同时,结合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需要切实加强了农民和城镇职工技能培训,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。
会议指出:尽管我县职业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,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困难和问题。一是职教中心产权不明,多头管理,师资不全、队伍不稳。二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较单一,专业设置特色不明显,实训教学环节薄弱。三是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不高,职业教育长远发展规划不够明确。
会议建议:为进一步加快我县职业教育发展,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:
1、尽快明晰职教中心产权,积极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。一要尽早明晰职教中心产权。县职教中心的成败盛衰关系着我县职业教育发展大局。鉴于职教中心股东产权不明,矛盾纠纷不断,办学难以为继的现状,县人民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尽早介入,厘清原由,掌握动态,化解矛盾,帮助股东明晰产权,督促企业法人严格执行合同,履行责任和义务,以保障职教中心办学顺利进行、健康发展。二要规范职教中心办学管理。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办学经验,优化学校管理,实行投资者、经营者与管理者分工负责的办学模式,防止出现责、权、利不明,多头管理现象。此外,要进一步落实政府、举办者和学校分担经费的责任,畅通经费来源渠道,增强学校发展后劲。三要优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。积极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教师和“双师型”教师,尽快改善学校教师队伍结构。健全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、高技能专业人员到职教中心担任兼职教师的激励机制。三要加大实训设施和场所建设。职教中心要切实加大投入,着力建设好各类专业功能室和“仿真”实训基地,更新实习实训设备,学生提供专业技术仿真实训场所,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快、更规范地掌握专业技能。
2、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,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。一要进一步创新办学机制。县职教中心要加强同县内外企业的沟通协作,争取县内企业和县外大中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办职教专业,大力开展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,实现学校和工作岗位“零距离”,使学生毕业即可就业。二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。采取“现代学徒制”教学模式,主动挂靠企业,把实训基地建在企业,将学生带到社会,坚持工学结合,强化教学、学习、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,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和技能要求。三要进一步探索办学新模式。要拓宽视野,善于借力借智,采取联合、连锁、集团化和省内外知名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等方式,提高我县职业教育办学水平。
3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,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度。一要加强宣传引导,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。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、最密切。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社会对职业技术人员需求的不断提高,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,加大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、中高职一体化升学、中职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,逐步改变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陈旧观念。二要高度重视,长远谋划职业教育。县人民政府要树立抓经济就要抓职教、抓职教就是抓经济的观念,进一步确立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,紧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“十三五”时期目标任务,整合资源,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。要逐步完善经费投入机制,建立与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。鼓励民间资本投入,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项目资金基础上,通过“引企入校”“校企合作”等措施,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培训领域,不断为我县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活力。三要留住人才,服务我县经济建设。借鉴新余市鼓励职校毕业生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做法,建议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激励政策,对毕业后留在本地企业务工的职校生给予奖励,尽量留住优秀技工,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。
会议要求:县人民政府要对上述审议意见进行专题研究,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,认真解决我县职业教育发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,扎实推进我县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发展。请将整改落实情况于2017年9月底前书面报县人大常委会。
遂川县人大常委会
2017年1月6日